【華為風暴】「法版華為」啟示錄: 中方須當心「美國陷阱」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05/28 13:02

最後更新: 2019/05/28 15:05

分享:

分享:

  • 阿爾斯通軌道交通公司的遭遇,與華為有相似之處
  • 「法版華為」事件,警惕中國當心「美國陷阱」
  • 中方近期屢提「法版華為」,或釋不束手就擒信號

特朗普政府強力遏制華為、中美科技戰白勢化之際,中方宣傳機器近日頻頻提及「法版華為」事件--法國阿爾斯通軌道交通公司(Alstom)被美國「收拾」事件,當中似乎透出重要訊號。

2013年,身為阿爾斯通高管的皮耶魯齊(Frédéric Pierucci )因在印尼項目中行賄,被美國以《反海外腐敗法》進行延伸管轄,在美國機場被捕。最終,阿爾斯通被罰款7.72億美元,而該公司的能源業務也被美國通用電氣收購。後來,阿爾斯通將上述遭遇寫成書本《美國陷阱》並出版。

事實上,在美國通用電氣收購法企阿爾斯通前,兩企在能源設備業務和服務上存互補作用,但在收購後美國通用電氣就成全球唯一在這方面業務很強大的企業巨頭,並在歐洲達幾乎壟斷的地位。

「法國版華為」阿爾斯通軌道交通公司的遭遇,與華為有相似之處。

歐盟委員會當時警告,收購不利於創新,並推高相關技術的市場價格。及後,通用電氣更在阿爾斯通全球的65000個就業崗位中,減少10000個職位,其中歐洲公司由6500人被裁。收購更令法國的核電站被通用電氣控制,損害法國國家安全。

昔日法國阿爾斯通的經歷,與今天的中國華為何其相似?美國司法部此前起訴華為、旗下子公司和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共23項罪名,包括銀行欺詐、盜取商業機密等,而皮耶魯齊就如「法版孟晚舟」。因此,阿爾斯通的命運,對華為可說是深具啟示性!

但華為與阿爾斯通的不同之處,中國官方不斷高調力撐華為,近日更頻提阿爾斯通的遭遇,疑向外界釋放北京不會束手就擒的信號。 

北京頻高調支持華為

皮耶魯齊昨接受新華社的採訪,呼籲「昨天是阿爾斯通,今天是華為,那麽明天又會是誰?現在是歐洲和中國做出回擊的時候了。」他指出,美國利用法律作為經濟戰的武器,削弱其競爭對手,有時是為了低價收購競爭對手,並強調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美國將法律作為經濟戰爭武器的事實。

此外,中國外交部曾在5月23日亦提及阿爾斯通事件,當時發言人陸慷在回答有關美國打壓華為的提問時說道,絕大多數國家都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前車之鑒記憶猶新,對美國政府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他國企業、干擾市場運行、阻撓他國互利合作的行徑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值得注意,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亦是皮耶魯齊著作《美國陷阱》的粉絲。美國彭博社記者27日披露的照片顯示,任正非辦公室的桌子上亦放有中文版《美國陷阱》。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